按照学校外事工作计划,在法国高等教育集团、法国布雷斯特高等商学院密切配合下,经过历时三个多月的精心策划和筹备,上海东海学院航空学院师生于2025年7月8日至19日圆满完成赴法国研学项目。该研学活动是学校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师生专业素养、促进学校国际化办学的重要举措,18名学生以自愿报名、学院选拔形式产生。贺瑛校长在研学项目发布会上就本次赴法研学对师生们提出了明确要求。法国CLOVITIS Education创始人、法国TUNON图侬旅游管理学院及ISCOM高等传播学院中国区代表廖晓燕女士、法国布雷斯特高等商学院校长沈岱博士等全程指导、参与研学活动。此次巴黎研学之旅,以“学术筑基、实践赋能、文化浸润、使命铸魂”为脉络,从国际学府的课堂到机场运行的现场,从历史博物馆的震撼到国庆阅兵的沉思,从法式服务的精髓到民航人的坚守,通过理论课程、实地考察、文化体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一、学术筑基:在多元课堂中构建专业认知
本次研学以Tunon国际学院为起点,《法式待客之道》课程阐述了的客人至上理念,与《航空世界》课程展现的技术迭代,形成了对民航业服务本质与技术根基的双重构解。航天与航空博物馆的参观则打破了时间壁垒——从莱特兄弟的木质飞行器到现代喷气式客机,学子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轨迹,更是一代代航空人敢为人先的民航基因。这种“理论+历史”的学习模式,让专业知识跳出了课本的线性叙述,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立体体系。
二、实践赋能:从模拟到现场的认知跃迁
奥利机场的实地参访、顶尖航空培训机构Mermoz航空学院参观学习与客舱广播演练,将理论知识落地。当学员在观景台目睹廊桥与停机坪的精密调度,在课堂模拟客舱安全广播的语气语调时,机场运营不再是课本上的内容,客舱服务注意事项也不再是教材里的规范条款。Transavia航空公司乘务长的分享更将实践维度延伸至职业成长——从新人到行业骨干的蜕变,印证了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这种“观察+实操+榜样”的闭环,让抽象的职业认知转化为具体的能力坐标。
三、文化浸润:以多元视角拓宽行业格局
香榭丽舍大道的漫步与法国国庆日的阅兵观摩,赋予了研学更深层的文化意涵。前者展现的法式生活美学,与航空服务中“人文关怀”的要求形成呼应;后者通过幻影2000、阵风战机的空中梯队,直观呈现了航空事业在国家战略中的分量。这种“民用”与“国防”、“服务”与“国力”的对照,让学子们跳出民航运输的狭隘认知,理解到航空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而国际化视野正是未来民航人不可或缺的素养。
四、使命铸魂:从逐梦到担当的信念升华
民航报国从来都不是一句话而已,法国阅兵式上战机划过天际的轨迹,与奥利机场地面调度的井然有序,共同诠释了安全第一的行业底线;乘务长的成长故事与法式服务的细节要求,则践行着优质服务的职业追求。当同学们在汇报中梳理这些经历时,航空报国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具体化为“守护每一次起落”“精进每一项技能”的行动指南。
7月18日作为研学收官之日,集中展现了学员们的学习成果。全体学员通过精心制作PPT、小组课题汇报,系统展示了10天来的研学收获。各小组汇报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充分体现了对航空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别阐述了自己与法国的情缘故事。
晚间举行结业仪式将研学活动推向高潮。学员们首先通过原创Vlog视频,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分享了在法国的所见所闻所感,结合创意剪辑与音乐展现跨文化学习收获,并在TUNON校长及HAWA、RUDY等导师的见证下,举行了庄重的证书颁发仪式。
此次研学让学员们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学习不仅发生在课堂,更在于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灵感受文化差异。这场研学,是一次 “向外探索” 与 “向内扎根” 的辩证统一。向外,以世界为镜,在多元文化与前沿实践中拓宽认知边界;向内,以初心为锚,在行业使命与国家需求中锚定奋斗坐标。